楞嚴咒易被忽略的六大作用:超度、放生、除障、求願、消業、往生!
破魔顯正的作用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,但很多人仍有疑惑而沒有去實修楞嚴咒,比如:
1、放不下“冤親債主”,因為聽某些人說不超度冤親債主,好像修行就有障礙。
2、要超度親眷,但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楞嚴咒有超度的作用。
3、學佛總有所求,但好像沒有聽說過楞嚴咒也能所求如意啊。
楞嚴咒易被忽略的六大作用:超度、放生、除障、求願、消業、往生!
破魔顯正的作用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,但很多人仍有疑惑而沒有去實修楞嚴咒,比如:
1、放不下“冤親債主”,因為聽某些人說不超度冤親債主,好像修行就有障礙。
2、要超度親眷,但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楞嚴咒有超度的作用。
3、學佛總有所求,但好像沒有聽說過楞嚴咒也能所求如意啊。
所有自認為正信的佛教徒,都應發大心為全世界時時誦持楞嚴咒。
◎謝果正
自九○年皈依師父後,聽師父的錄音帶開示說,他到西方傳法,主要憑藉的就是楞嚴咒和大悲咒的力量,靠這兩種咒的力量,使他深入原屬佛教「沙漠」,外道盛行的西方社會,為佛教立下千秋萬世永不磨滅的聖業。
天地靈文楞嚴咒
宣化上人
我現在給你們講楞嚴咒,這楞嚴咒百千萬劫也沒有人講一次,也不容易講一次。這麼一個法會是很稀有的,難遭難遇的。在我給各位講時,我知道沒有人聽得懂。就是有人自以為懂,也不是真懂。有人自以為懂了,所以不注意,那也等於不懂。在佛教裡頭,楞嚴咒是最重要的一部咒,是咒中的王,也是咒裡邊最長的一個咒,這個咒關係著整個佛教的興衰。楞嚴咒是支持著天地沒有毀滅的靈文,楞嚴咒是支持世界不到末日的靈文。所以我常說,世界上若有一人會唸楞嚴咒,這世界就不會毀滅,佛法也不會毀滅的。等到世上沒有人會唸楞嚴咒時,這個世界就快毀滅了,因為正法不存在了。
現在便有一些天魔外道說,楞嚴經和楞嚴咒都是假的,這是天魔外道派出魔子魔孫來造出這些謠言,令人不相信楞嚴經和楞嚴咒。楞嚴經和楞嚴咒,這是正法最要緊的一部經和一部咒,楞嚴經就是為楞嚴咒而說的,這楞嚴經就是解釋楞嚴咒的一部經,楞嚴經和楞嚴咒的重要性是沒有法子能說得完的,盡未來際也說不完它的這種功德和妙用,所以是不可思議。說來說去,歸納起來,楞嚴經就是讚嘆楞嚴咒的,如果有一人能在世界上唸楞嚴咒,這妖魔鬼怪都不敢公然出現於世,因為他們所怕的就是楞嚴咒。如果一個人也不會背楞嚴咒了,這時候妖魔鬼怪就都出現於世。他們在世界上為非作歹,一般人也不認識他們了。現在因為有人會唸楞嚴咒,妖魔鬼怪就不敢公然出現於世,所以若想世界不滅,就趕快唸楞嚴咒、讀楞嚴經,這就是正法住世。
今天開始講楞嚴咒,楞嚴咒的「楞嚴」兩個字,就翻譯成「究竟堅固」。這楞嚴咒名字叫「摩訶薩怛多般怛囉陀羅尼」,又叫「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咒」。佛頂就是佛的頂上化佛,所以這楞嚴咒是微妙不可思議的。楞嚴咒裡邊所說的,都是降服諸魔,制諸外道的,從一開始到終了,每一句都是諸佛的心地法門,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,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奧妙,都具足不可思議的力量,即使只唸一字、一句、一會,或唸全咒,都是驚天動地,所謂驚天地,泣鬼神,妖魔遠避,魑魅遁形。所以佛頂光明,這光明也就是表示咒的力量,是能破除一切黑暗,能成就人一切功德。你若能受持楞嚴咒,將來一定是成佛的,一定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。你若常常誦唸楞嚴咒,就能消除你宿世的業障,往昔的罪業都可以消除,這是楞嚴咒的妙用。
佛弟子應持誦楞嚴經
宣化上人
《楞嚴經》這是佛教裏一部照妖鏡的經,所有天魔外道、魑魅魍魎,一見到《楞嚴經》都現原形了,牠無所遁形,什麼地方牠也跑不了。
所以在過去,智者大師聽說有這一部經,就向印友遙拜,拜了十八年,以十八年這種懇切至誠的心,求這一部經到中國來。
過去的大德高僧,所有這一些有智慧的高僧,沒有哪一個不讚歎《楞嚴經》的。所以《楞嚴經》存在,佛法就存在;《楞嚴經》如果毀滅了,佛法也就毀滅了。怎麼樣末法呢?末法就是《楞嚴經》先毀滅了。誰毀滅的呢?就是這一些個天魔外道。這些天魔外道一看見《楞嚴經》,就好像眼中的釘、肉中的刺一樣,坐也坐不住,站也站不穩,所以牠必須要創出一種邪說,說是《楞嚴經》是假的。
虛雲老和尚楞嚴經開示
★楞嚴一經,由阿難發起,作我們的模範。經中著重說「淫」字,由這「淫」字,說出很多文章來。
★以我的愚見,最好能專讀一部楞嚴經,只要熟讀正文,不必看註解,讀到能背,便能以前文解後文,以後文解前文。此經由凡夫直到成佛,由無情到有情,山河大地,四聖六凡,修證迷悟,理事因果戒律,都詳詳細細的說盡了,所以熟讀楞嚴經很有利益。
★「現在是末法時代,你到那裡訪善知識呢?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,修行就有把握,就能保綏哀救,消息邪緣,令其身心。入佛知見,從此成就,不遭歧路!」又全經前後所說,著重在一個「淫」字。說:「若諸世界,六道眾生,其心不淫,則不隨其生死相續。汝修三昧,本出塵勞,淫心不除,塵不可出;縱有多智,禪定現前,如不斷淫,必落魔道!」看楞嚴經若不歸宗﹝指「淫」字﹞,跑馬看花,就不中用。要讀到爛熟,就能以後文消化前文,以前文貫後文,前後照應,則全經義理,了然在目,依經做觀,自得受用。古來行人,從此經悟道者很多。溫州仙巖安禪師,因看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」當時破句讀云:「知見立,知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」於此乎有悟入。後人語師云:「破句讀了也!」師云:「此是我悟處!」畢生讀之不易,人稱之曰「安楞嚴」。希望同參們,無論老少,常讀楞嚴。此經是你隨身善知識,時聞世尊說法,就和阿難作同參!
★楞嚴經說:「如是六天,形雖出動,心跡尚交,自此已還,名為欲界。」色界已無淫欲,還有色身。楞嚴經說:「是十八天,獨行無交,未盡形累,自此已還,名為色界,但無粗色,非無細色。」淨名疏云:「若不了義教,明無色界無色;若了義教,明無色界有色。」涅槃云:「無色界色,非聲聞緣覺所知。」楞嚴經云:「是四空天,身心盡滅,定性現前,無業果色,從此逮終,名無色界!」三界輪迴淫為本,六道往返愛為基,可見有淫就有生死,斷淫就斷生死了,三界六道,身量壽命,長短不同。非非想處天,壽長八萬大劫,還是免不了輪迴。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我們打算出火宅,就要好好的修行。
★楞嚴經中說凡說聖,說悟說魔,皆是闡明五陰非有,教我們照破五蘊皆空,最後知有涅槃,不戀三界,指出五陰魔邪,無一不是說五陰。色陰上,淫色是生死根本;殺、盜、淫、妄,是地獄根本。五陰照空,即脫生死,不復輪迴。
前言:
釋迦牟尼佛宣說「楞嚴咒長咒」(指具有五會全咒文的版,不是短咒)的記錄,據經典資料記載,最少有4次以上。這4次依「翻譯經典年代」排列,略舉如下:
第一次宣說(佛的密境中宣說):
據唐中印度僧人般囉密諦(pramiti)於公元705年所翻的《楞嚴經‧卷一》經文云:
◎以我(虛雲老和尚)的愚見,最好能專讀一部《楞嚴經》,只要熟讀正文,不必看註解,讀到能背,便能以前文解後文,以後文解前文。此經由凡夫直到成佛,由無情到有情,山河大地,四聖六凡,修證迷悟,理事因果戒律,都詳詳細細的說盡了,所以熟讀《楞嚴經》很有利益。
◎楞嚴經》中說凡說聖,說悟說魔,皆是闡明五陰非有,教我們照破五蘊皆空,最後知有涅槃,不戀三界,指出五陰魔邪,無一不是說五陰。色陰上,淫色是生死根本;殺、盜、淫、妄,是地獄根本。五陰照空,即脫生死,不復輪迴。
◎現在是末法時代,你到那裡訪善知識呢?不如熟讀一部《楞嚴經》,修行就有把握,就能保綏哀救,消息邪緣,令其身心。入佛知見,從此成就,不遭歧路。
◎有人問師父宣公上人:「聽說《楞嚴咒》只能早上五點唸,其他時間不可唸?」上人回答:「隨時唸,隨
時都是早上五點。」「此地早上,美國是晚上,如何算起?誦經唸咒不要著相。」「隨時唸,隨時都有感
應。」
為了保存佛經,使正法長住世間,隋‧大業年間(公元605年),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大師的弟子靜琬法師遂發心刻經於石,以留傳後世。他是《房山石經》的最早創刻者,以後他的弟子繼承師志,不斷鐫刻,代代相傳,歷經唐、遼、金、元、明等朝代。在這千餘年間,除因戰亂出現過幾次短暫的停頓外,刻經事業一直持續不斷,到清初才完成史無前例的刻經事業。所完成的石經分別埋在北京房山縣雲居寺的石經山上九處洞穴,及現在雲居寺的地宮。共刻石碑一萬四千二百七十八塊石,佛經一千一百二十二部,三千四百多卷。遼代所刻的《契丹藏》在我國早已失傳,但從《房山石經》中卻發現了《契丹藏》的覆刻本,為我們研究這部早已失傳的遼刻《大藏經》提供了重要線索。
1956年是釋迦牟尼佛涅槃2500周年紀念,中國佛教協會以發掘拓印《房山石經》作為紀念的獻禮,秘藏洞穴鐫刻的石經迄今已達1300餘年,終於重現於世,並於1980起相繼發行《房山石經》的影印本,直到1999年10月出齊三十巨冊。
《房山石經》中有一部重要的密教經典《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》,它的名稱曾見於元‧慶吉祥撰集的《至元法寶勘同總錄》內的卷十,編在《並岳宗》三號,但書已佚不存。《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》是晚唐大德行琳勘訂和總輯唐以前的一切陀羅尼總集,共收錄724首咒語,是一部久已失傳的密教經典,內容共30卷,行琳大師自述序文長達1500餘字,撰于唐‧乾寧五年(898年);而《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》的「石版經」是在金‧皇統七年(1147年)四月五日刻成,本《陀羅尼集》在每一密咒旁注有「悉曇梵文」對照,以正讀音。不僅為唐密宗傳世保留下一部可貴文獻,同時也是研究唐代中印度音韻學的寶貴資料。
宣化上人小傳
上人,名安慈,字度輪,籍東北,父白氏,諱富海,母胡氏,誕上人於清末民初,歲次戊午,三月十六日。時太夫人夜夢見阿彌陀佛,毫光大放,照徹三千大千世界,異香滿室,遂誕上人。既長,年十一歲,見生死事大,無常迅速,故毅然出家為僧,禮上常下智老和尚為師。胡太夫人逝世於上人年十九,遂披緇結廬於母墓之側,守孝居喪,受具足、拜華嚴、禮淨懺、修禪定、習教觀、日中一食,修種種苦行,度處處眾生,從善辦學,為公益事,倍於常人,不辭勞苦。兼而上人之禪行,戒律精嚴,深入經藏,願宏十八大誓,六度萬行茲圓,非乘願再來,焉能感動佛陀、菩薩、天龍八部、情與無情耶?
三寶弟子 果蜜宣化上人小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