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珠 是指以線貫串一定數量的珠子 用以計算:稱念佛號或持咒之數的法具
又稱為: 數珠 咒珠 或誦珠 一般通稱為: 佛珠
念珠的由來緣起於>>>在《本梙子經 》中記載有關其緣起:
[ 昔有一國王 名為" 波流梨" 他向佛說:{ 我國邊小 頻年寇役 民困穀貴 我常不安 ! 法藏深廣
無得盛行 惟願垂示法要 ! } 佛言: { 大王若欲滅煩惱 當貫木梙子 一百八個 當自隨身 志心稱唸:
南摩佛 南摩法 南摩僧
如是一遍 乃過一子 如是漸次 乃至千萬
若能滿二十萬遍 身心不亂 除諂曲 命終得生於 夜摩天宮
若能滿百萬遍 當除 百八結業 或得常樂之果
王言:{ 我當奉行! } ]>>>
關於念珠的材質與功德 在《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》中有說明:
若用菩提子為數珠者 或用插唸 或但手持此珠
不能依法誦唸佛名及咒語 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隨身 行住坐臥所出言語
若善若惡 斯由此人 以持菩提子故 所得福徳等同如唸 諸佛名號及誦咒
無異 得福無量!
[ 註: 以菩提子為念珠材質者 其可獲得之福德 最為殊勝 ]
出自:《數珠功德經》《瑜珈念珠經》
關於念珠的顆數所代表的意義: 在《木梙子經 》中有說明:
一百八顆: 表示證入 百八三昧及斷除 百八煩惱
五十四顆 :表示菩薩道之十信 十住 十行 十迴向 十地
以及 四善根因地 等 五十四位階
四十二顆:表示菩薩道之十住 十行 十迴向 十地
以及 等覺 妙覺 等 四十二位階
二十七顆: 表示十八學人 以及 九無學 等 二十七位階
二十一顆: 表示十地 十波羅蜜 以及 佛果 等 二十一位階
十四顆: 表示觀音菩薩之十四無畏
在《金剛頂瑜伽念誦經 》中說明: 上品顆數為一千八十顆
最勝品顆數為一百八顆
中品 顆數為五十四顆
下品牌顆數為二十七顆
又依據《陀羅尼集經 》卷二之[ 數珠法相品 ]中說明:
若誦經 唸佛 持咒時 手持數珠 一一掐之 則彼行者當得到 十種波羅蜜
功德滿足 現身即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!
在使用念珠時 通常一串念珠會有一顆母珠 以方便計數之用
《 陀羅尼集經 》中說明: 作是串珠一百八顆 造成珠矣 又作一顆金珠 以為母珠
又更別作十顆銀珠 以充為記子
【 加持念珠咒語 】
[ 嗡 嚕西惹嘛尼 扎爾瓦打 啞 吽 ]
如果我們每天都要念佛 持咒 誦經 手中持念珠時 加唸這個咒語七遍
吹一口氣於念珠上 不但魔不敢侵害 而且你所稱唸的佛號 咒語 及誦經功德
將變成千萬遍的功德喔!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nEKGMqaWGRmwyvwd3Dp9nfCZxw--/article?mid=477&prev=485&next=-1